1948年9月,济南城外的炮火震天动地线上股票配资门户,硝烟弥漫。许世友站在指挥部内,拿起话筒,声音洪亮而急促地喊道:“老宋,西边必须加速行动!再不动,东边的九纵就要突破,打到王耀武的司令部了!”电话那头传来的是宋时轮那熟悉的声音,他和许世友同样是赫赫有名的战将,性格刚烈,脾气火爆。这一声呼喊,带着的是战友之间的焦虑与催促,既是命令,更像是一种深深的担忧。此时,济南战役如火如荼,华东野战军正在展开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。许世友负责指挥攻城,而宋时轮则带领西线集团,双方有着深厚的战友情谊,然而,两人的性格都不容易相互妥协,如何合作也成了一个挑战。
令人意外的是,原本在粟裕大将的作战计划中,攻坚济南的主力并不是许世友。当时,许世友由于后方养病的原因,并未参与战前的具体部署,甚至有说法称,他对自己在之前任务中的一些安排心存不满,因此未能参与初期的作战规划。粟裕的计划中,攻城任务本由其他指挥官承担。然而,当这份作战方案送到毛主席手中时,主席犹如一名老练的棋手,敏锐地问道:“许世友同志在哪里?”这一句看似随意的提问,最终改变了整个战役的指挥格局。毛主席的亲自指示,要求许世友担任攻城主指挥,开始了他的“济南攻坚战”。
这一决定瞬间让战局变得更加充满变数。粟裕迅速调整了战术部署,紧急将许世友从后方调到前线。可以说,许世友之所以能够担任这一重任,首先是因为毛主席对他的深厚信任与支持。而这一点,也为他之后与宋时轮的互动埋下了伏笔。毕竟,许世友的“攻城总指挥”身份,是从最高层直接授予的,这本身便带有极高的权威性和不可争议的决策力。
展开剩余69%战役开始后,许世友和宋时轮的部署是“东西对进,钳形攻击”。宋时轮负责西线的进攻,而许世友的老部下聂凤智带领的第九纵队则担任东线的辅助任务。然而,战场的形势总是变化莫测,国民党守将王耀武的判断相当精准,他清楚我军可能会从西侧进攻,因此把最重的兵力和最坚固的工事都部署在西线。王耀武的算盘打得很响,但他未曾料到,聂凤智这个不按常规出牌的悍将,竟然把“助攻”的任务变成了“主攻”。
聂凤智带领九纵如猛虎下山,迅速向济南东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。东线的炮火震天,战斗一度打得天昏地暗,进展异常迅速。与此同时,西线的推进却相对缓慢,由于敌人的防御极为坚固,宋时轮的兵团进展受阻,战况陷入了僵局。此时,许世友坐不住了,东边的战况火热,西边的进攻又未见突破,他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心里焦虑万分。为了鼓舞士气并加快进度,他拿起电话打给宋时轮,先是给予肯定:“老宋,九纵打得好,我知道你们西兵团也不是吃素的,山东的老乡大葱煎饼可不是白吃的!”这样一句话既点出了东线的胜利,又不失幽默地安抚了西线的指挥官。
宋时轮这个人物自然不会轻易服气,但他深知战局的紧迫。许世友接着又补充道:“十纵推进不错,但三纵的速度要快一点!”话中的潜台词很明显,十纵是宋时轮一手带出来的王牌部队,素有“排炮不动,必是十纵”的美誉。通过称赞十纵,许世友不仅给予了宋时轮应有的尊重,也巧妙地暗示他要尽快加速三纵的进攻。
随后,许世友语气变得严肃:“老宋,现在形势紧急,必须采取行动,派部队穿插控制机场,切断王耀武的空中补给!”这是一道直接而紧迫的命令,许世友深知,如果自己直接命令,宋时轮很可能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。于是,他巧妙地提到了粟裕:“这可不是我老许的意思,是粟司令的命令!”一提粟裕,立刻改变了事情的性质。粟裕作为华东野战军的最高指挥官,他的命令就是军令,任何人都不敢轻易违抗。此举让宋时轮立刻意识到形势的严峻,不得不服从。
电话那头的宋时轮沉默片刻后,立刻表态坚决执行。为了缓和气氛,许世友最后还打趣道:“等仗打完了,我给你留点好酒庆功!”宋时轮亦毫不示弱,笑着回道:“算了吧,你这馋猫,哪还能剩下酒?”两位虎将话语间的笑声顿时让之前的紧张氛围消散殆尽。
电话挂断后,宋时轮果然没有再犹豫,迅速指挥西线部队展开了进攻,最终,东西两路大军齐头并进,八天八夜后,济南城彻底解放。这场胜利不仅仅是战术上的胜利,更在于许世友那番洞察人心、灵活运用指挥艺术的高超技巧。他在刚性军令和柔性人情之间的精准平衡,使得这场战役的指挥更加得心应手,展现了一个战将的智慧与魅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在线配资炒股_实盘股票配资公司_炒股配资平台排名观点